关于硬件芯片未用引脚的处理方法

随着集成电路规模的愈来愈大,现在的大规模芯片都集成了不少功能模块,可是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咱们又不可能把芯片全部的功能模块(或者说接口)所有用上,所以总会有或多或少的管脚会“用不上”,那这些未用的管脚通常怎么处理呢?spa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对于未用管脚的处理,笔者是分三步走:.net

 

第一步:管脚分类设计

不少人一听到分类就开始头痛了,管脚的类型有那么多,接口的电平也不尽相同,怎么分类?调试

 

其实这里的分类只有简单的一个依据,即管脚是属于输入仍是输出(Input or Output?)blog

 

640?wx_fmt=png

 

 

哦,好像还有一类既是输出又是输入的Bidirectional,通常这一类管脚一般就当作输出管脚来看待便可接口

 

对于输出管脚Output pin,除非芯片有特殊说明和要求以外,都是能够直接悬空处理的。get

 

第二步:对照手册(看厂家参考手册是否对管脚有明确说明处置方法)input

通常芯片的手册对于管脚的使用都会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和要求,下面是Altera的FPGA手册中对于三个input管脚处理的说明:io

 

640?wx_fmt=png

 

第四列中有明确的说明,对于DEV_CLRn和DEV_OE这个两个管脚,不使用的状况下须要直接接地处理,而对于DATA[5:15]这一组信号,不使用的状况下能够悬空处理。配置

 

通过第二步以后绝大多数的input管脚都有了合适的处理。那么问题来了,总会有那么一些input管脚,纵使找遍了手册每个角落,厂家也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处置建议,那该怎么办呢?

 

第三步:对照管脚功能作处理

上面第二步提到,对于一些厂家没有给出处置建议的未用input管脚,能够按照管脚的功能来作一些原则上的处理动做:

 

  例如:

  (1)一些时钟输入类功能的管脚,在不使用的状况下最好直接接地处理或者经过一个下拉电阻接地,防止管脚受到干扰影响芯片正常运行。

  (2)一些使能控制类的管脚,若是不使用,最好上下拉到一个固定的功能触发电平,让管脚有一个稳定的参考电平输入

 

  (3)对于硬件配置类功能的管脚,在不使用的状况下也须要固定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固然大多数的芯片内部通常都有默认的上下拉匹配,也能够选择悬空处理,可是若是是比较敏感的信号的话,外部一个强制的上下拉会可靠不少。

 

  (4)最后一个终极大招,对于极个别管脚在不肯定的状况下,最好把上下拉电阻都预留,调试的时候能够根据实际表现来选择是上拉仍是下拉。

640?

转自:https://blog.csdn.net/DP29syM41zyGndVF/article/details/79990394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