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UE的职责

最近开始负责产品工做,从产品定位到需求文档再到原型设计,以及后续产品的路线规划,渐渐感受忙不过来了。因此准备招一个UE/X来辅助。css

之前作项目,也没接触过什么UE,因此对UE的工做不是很清楚,尤为是PM和UE如何具体分工,二者的偏重方向。html

我认为,工做上若是你不清楚一我的的岗位职责,以及具体的平常工做,那么多一我的只会徒增负担,加剧了管理成本,对于工做却没有多大获益。架构

因此我去网上查些资料,想要具体搞清楚UE的工做职责及范围,以为不错,分享给你们。字体

 

步骤一:数据调查
数据能够带来什么?对于各页面及路径的pv(产品),uv(用户)的总结,能够获得产品使用状况的一个大体概貌。
缺少什么?不了解用户,不了解过程。

步骤二:用户访谈
有什么好处?产品和用户之间的联系,就像一个黑匣子。对用户的访谈,就是一个试图打开黑匣子的过程。
打开了黑匣子,咱们就能够改造他们之间的路径。从而使二者无缝融合。就像是研究dna,对结构的研究能够重塑基因。反映到产品上,就是咱们能够以用户的心理模型去创造产品,或者是用富于创造的产品去影响用户。
步骤三:产品分析
即便了解用户,是否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呢?此时,对于相关产品的研究就会做出帮助。若是说对用户的需求,能够对产品有纵深的认识。那么对产品的分析,有利于横向去加深去产品的理解。为何作同一个功能,会产生出两种不一样的产品?差别表如今大致,也体如今细节,经过不断的比较,会发现产品各功能间,产品和用户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步骤四:产品定位
定位本应在一个产品作出以前决定,可为何我会在此阶段提出这个步骤呢?事实上,因前面工做的铺垫。只有了解了用户,了解了相关产品后,定位才会更加明确。最初时,时时须要一个定位,却感受模糊,在此刻,就清楚许多。可否改变,看造化了~~
步骤五:功能确认
基于对用户和产品的分析,此时会提出一些新的功能。从产品长远的发展,对用户使用的引导,以及易用性综合考虑,慎审地推出每一项功能。
步骤六:信息架构
产品的印象开始在脑海里浮现。此时,将信息注入到产品结构中去。导航,管理等是很重要的几项,须要格外当心。另外,不一样的页面有不一样的信息,以及页面与页面间的信息跳转,甚至是产品间的跳转,每条信息都须要通过审核。若是对产品没有帮助,或者对用户是负担,都不要向里加。
步骤七:页面原型
就我的而言,在页面原型阶段,除了用visio来画结构图,仍是不自以为要用ps去协助找感受,这个过程,对本身而言也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固然,以前那些阶段,使整个产品的结构都在脑海里快成型了,这个只须要把它落实到纸上。
原型的确认,须要坚持。若是是你本身作了这个过程,并且每一点都是通过思考的。那么就去说服来自各方的反对。事实上,你要相信,人们相信思考的价值,只要你付出了,就有回报,最怕没有付出每天在那里抱怨。
步骤八:视觉设计
没必要多说了。可能会比较多,icon,字体,区域的划分,模块的统一,css的定义,风格的设定~~~全部的一切,都要体现前面工做所获得的东西。
步骤清晰,但其实中间的过程可能更有意思。
首先要得到运营人员的支持,若是他们不参与进来,整个过程会很难作。经过不断的交流,他们可能会很乐意一块儿作用户访谈等的工做。这个看你的沟通能力了。
而后得到团队其它同事的支持。须要不断展现阶段性成果,你们会慢慢认识到ue工做的做用。
有过这么一次之后,团队里认识到这个职位的职能,之后就能够开展更深刻的工做了。
还有一些小经验,例如:
产品的定位与用户体验的关系?
记得在“如何量化用户体验”里提到四个方面,其中品牌和内容占了其中一部分,我如今认为这个的权重性应该更高一些。若是定位模糊,只是不断的提升易用性,并不能给用户很好的体验。
有时间要读读《情感化设计》,彷佛如今本身开始更倾向于产品对用户心理的影响,易用性只不过是个基础罢了。
产品的用户群?
前面一段时间的思考。10%的用户是活跃的,是领袖,是流行者。而80%的用户都是可引导的,产品设计成什么样,用户就会是什么样子。咱们帮用户创造价值,定位在挖掘用户深层需求去作创新,而不是表面性的“用户说一,咱们作一”。设计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fa66a01007ujh.htmlhtm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