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兵机制:主库挂了,如何不间断服务?

咱们都了解 Redis主从库集群模式。在这个模式下,若是从库发生故障了,客户端能够继续向主库或其余从库发送请求,进行相关的操做,可是若是主库发生故障了,那就直接会影响到从库的同步,由于从库没有相应的主库能够进行数据复制操做了。网络


并且,若是客户端发送的都是读操做请求,那还能够由从库继续提供服务,这在纯读的业务场景下还能被接受。可是,一旦有写操做请求了,按照主从库模式下的读写分离要求,须要由主库来完成写操做。此时,也没有实例能够来服务客户端的写操做请求了,以下图所示:运维

图片

不管是写服务中断,仍是从库没法进行数据同步,都是不能接受的。因此,若是主库挂了,咱们就须要运行一个新主库,好比说把一个从库切换为主库,把它当成主库。这就涉及到三个问题:ide

  1. 主库真的挂了吗?spa

  2. 该选择哪一个从库做为主库?3d

  3. 怎么把新主库的相关信息通知给从库和客户端呢?blog


这就要提到哨兵机制了。在 Redis 主从集群中,哨兵机制是实现主从库自动切换的关键机制,它有效地解决了主从复制模式下故障转移的这三个问题。进程


哨兵机制的基本流程图片

哨兵其实就是一个运行在特殊模式下的 Redis 进程,主从库实例运行的同时,它也在运行。哨兵主要负责的就是三个任务:监控、选主(选择主库)和通知。内存


咱们先看监控。监控是指哨兵进程在运行时,周期性地给全部的主从库发送 PING 命令,检测它们是否仍然在线运行。若是从库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响应哨兵的 PING 命令,哨兵就会把它标记为“下线状态”;一样,若是主库也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响应哨兵的 PING 命令,哨兵就会断定主库下线,而后开始自动切换主库的流程。ci


这个流程首先是执行哨兵的第二个任务,选主。主库挂了之后,哨兵就须要从不少个从库里,按照必定的规则选择一个从库实例,把它做为新的主库。这一步完成后,如今的集群里就有了新主库。


而后,哨兵会执行最后一个任务:通知。在执行通知任务时,哨兵会把新主库的链接信息发给其余从库,让它们执行 replicaof 命令,和新主库创建链接,并进行数据复制。同时,哨兵会把新主库的链接信息通知给客户端,让它们把请求操做发到新主库上。


我画了一张图片,展现了这三个任务以及它们各自的目标。

在这三个任务中,通知任务相对来讲比较简单,哨兵只须要把新主库信息发给从库和客户端,让它们和新主库创建链接就行,并不涉及决策的逻辑。可是,在监控和选主这两个任务中,哨兵须要作出两个决策:

  • 在监控任务中,哨兵须要判断主库是否处于下线状态;

  • 在选主任务中,哨兵也要决定选择哪一个从库实例做为主库。


接下来,咱们就先说说如何判断主库的下线状态。


你首先要知道的是,哨兵对主库的下线判断有“主观下线”和“客观下线”两种。那么,为何会存在两种判断呢?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呢?


主观下线和客观下线

哨兵进程会使用 PING 命令检测它本身和主、从库的网络链接状况,用来判断实例的状态。若是哨兵发现主库或从库对 PING 命令的响应超时了,那么,哨兵就会先把它标记为“主观下线”。


若是检测的是从库,那么,哨兵简单地把它标记为“主观下线”就好了,由于从库的下线影响通常不太大,集群的对外服务不会间断。


可是,若是检测的是主库,那么,哨兵还不能简单地把它标记为“主观下线”,开启主从切换。由于颇有可能存在这么一个状况:那就是哨兵误判了,其实主库并无故障。但是,一旦启动了主从切换,后续的选主和通知操做都会带来额外的计算和通讯开销。


为了不这些没必要要的开销,咱们要特别注意误判的状况。


首先,咱们要知道啥叫误判。很简单,就是主库实际并无下线,可是哨兵误觉得它下线了。误判通常会发生在集群网络压力较大、网络拥塞,或者是主库自己压力较大的状况下。


一旦哨兵判断主库下线了,就会开始选择新主库,并让从库和新主库进行数据同步,这个过程自己就会有开销,例如,哨兵要花时间选出新主库,从库也须要花时间和新主库同步。而在误判的状况下,主库自己根本就不须要进行切换的,因此这个过程的开销是没有价值的。正由于这样,咱们须要判断是否有误判,以及减小误判。


那怎么减小误判呢?在平常生活中,当咱们要对一些重要的事情作判断的时候,常常会和家人或朋友一块儿商量一下,而后再作决定。


哨兵机制也是相似的,它一般会采用多实例组成的集群模式进行部署,这也被称为哨兵集群。引入多个哨兵实例一块儿来判断,就能够避免单个哨兵由于自身网络情况很差,而误判主库下线的状况。同时,多个哨兵的网络同时不稳定的几率较小,由它们一块儿作决策,误判率也能下降。


如何选定新主库?

通常来讲,我把哨兵选择新主库的过程称为“筛选 + 打分”。简单来讲,咱们在多个从库中,先按照必定的筛选条件,把不符合条件的从库去掉。而后,咱们再按照必定的规则,给剩下的从库逐个打分,将得分最高的从库选为新主库,以下图所示:

图片


第一轮:优先级最高的从库得分高。

用户能够经过 slave-priority 配置项,给不一样的从库设置不一样优先级。好比,你有两个从库,它们的内存大小不同,你能够手动给内存大的实例设置一个高优先级。在选主时,哨兵会给优先级高的从库打高分,若是有一个从库优先级最高,那么它就是新主库了。若是从库的优先级都同样,那么哨兵开始第二轮打分。


第二轮:和旧主库同步程度最接近的从库得分高。

这个规则的依据是,若是选择和旧主库同步最接近的那个从库做为主库,那么,这个新主库上就有最新的数据。


第三轮:ID 号小的从库得分高。

每一个实例都会有一个 ID,这个 ID 就相似于这里的从库的编号。目前,Redis 在选主库时,有一个默认的规定:在优先级和复制进度都相同的状况下,ID 号最小的从库得分最高,会被选为新主库


总结

哨兵机制,它是实现 Redis 不间断服务的重要保证。具体来讲,主从集群的数据同步,是数据可靠的基础保证;而在主库发生故障时,自动的主从切换是服务不间断的关键支撑。

Redis 的哨兵机制自动完成了如下三大功能,从而实现了主从库的自动切换,能够下降 Redis 集群的运维开销:

  • 监控主库运行状态,并判断主库是否客观下线;

  • 在主库客观下线后,选取新主库;

  • 选出新主库后,通知从库和客户端。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