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也写过一些专业方面的东西,12年到13年在csdn上写,13年到14年在github page上写了大概二十篇的样子,但如今csdn博客已经基本上荒芜了,github上的如今也是从20篇,先是把关于非专业的东西挪到了其余地方,而后整理了关于专业的文章发现综合一下也就不到十篇,最后索性删了全部文章,荒废csdn主要是由于csdn对代码不够友好,老是出现跟页面的html混乱的现象,跟客服反映也得不到什么有效的解决方法,删除了github page上的文章则是以为很不专业,包括在csdn上的文章,都是一些“安装XXX”“XXX简单总结”,不过是些流水帐和口水文或者翻译别人的东西,真正解决关于代码和架构的东西也就是真正通过本身思考有强烈感受而写出来的东西实在是太少。在csdn上,阅读量最多的一篇是关于在Ubuntu12.04上安装Xilinx的ISE的文章。一样是搭建环境,为何那篇文章的阅读量就大,而其余的就不行呢?固然我也不是唯阅读量论好坏的,只是这个仍是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的。我以为最根本的缘由是我在里面付出了不少心血,解决了以当时之力能够解决的不少问题,从而获得了之前不多有人获得的通用的答案,我记得那篇大概写了两三天之久,整个过程基本上把网上关于Ubuntu上安装ISE的全部中英文资料都查遍了(看最后的参考连接就知道),整个文章的结构很是清晰(带目录,csdn上能够插入目录但常常出现目录混乱,搞出那个看起来不错的目录费了很大劲)。html
因此整个折腾到如今,我以为有必要弄清楚一些问题:前端
要不要写博客,为何要写,或者为何不写git
若是写的话,写什么内容github
要怎么作出好的的博客服务器
从写博客这件事上能够思考哪些其余问题架构
以上的背景中,自始至终我好像都没有搞清楚要不要写就匆匆忙忙开始了,因此结果就是兴致上来了写一下,不感兴趣了就忘了这件事,文章的质量良莠不齐跟这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这个问题首当其冲要回答的。固然若是在分析的过程当中获得了不写的结论,后面的问题也就没有什么回答的必要了。先想一想写博客须要付出哪些代价。首当其冲的就是时间,一篇有价值的博客每每要消耗掉少则一两个小时,多则四五个小时的时间,而以我如今的精力和能力来看,天天的有效时间也就六七个小时甚至更少,写博客所获得的是否就比一部电影或者跟朋友出去high所获得的心理上的愉悦要多暂时还不清楚,因此时间是个极大的影响决定的因素;再者就是维护的成本,托管在gitcafe的上是一种成本极小的方式,但免费每每意味着不可靠,服务器宕机,静态资源加载过于缓慢都是可能发生的问题,因此要有一个完美的博客维护的成本相应的也不会过低,并且我对于前端的知识积累也颇有限,出现问题须要耗费比较大的心力才能很好的解决;最后就是博客这种方式跟onenote会发生相似于冲突的问题,onenote如今是我至关于大脑的延伸的存在,这样博客存在的在记录和参考方面的必要性就很低,若是没有其余充分的理由,在目前有很好的选择的状况下再多搞一个东西出来是彻底没有必要的。既然有成本和付出,相应的也有回报。不得不认可,码字对于我来讲是颇有快感的一件事,看着一个话题被抽丝拨茧以后的形态会以为很兴奋,若是当下有极其强烈的写东西的欲望,像看电影和聚会通常是会排在写文以后的,这种能够被称为本性的东西有很大的决定力,跟记笔记不同的是,当最后呈如今本身大脑中的是完整而详尽的文章时,是一种欲望获得知足的状态,好吧,愚蠢的人类,这种非理性的好处因人而异。还有就是所谓的虚荣心,也能够称之为积累reputation,人老是有虚荣心的,判断其余人的极重要的方式也相应的会看他的reputation或叫口碑,由于人老是倾向于偷懒的,懒于从头去了解和感觉再评价一我的,这也是onenote所不能的,别人无法打开你的电脑看个人私人笔记里都记了哪些东西。最后就是转变思惟方式后再一想,经过博客来积累一些前端知识也很不错,只不过要抓住主次,不要过早的纠缠非专业的在当下尚未能力解决的问题上浪费大量的时间。这样一来第一个问题就能够回答了,要写博客。工具
接下来就是若是写的话,写什么内容呢。其实,写什么跟为何要写的关系是很是密切的,首先博客不是笔记,它也不能彻底承担笔记这个专门用来记录的工具的职责,因此适合笔记记录的内容,不能做为博客。写博客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它能够带来快感,而快感的前提是必定要有写做欲望,因此,不是因欲望而是例行公事的博客不写。还有就是reputation的部分,但这东西每每说不清楚,毕竟能力和专业性才是硬功夫。因此以上就是不写什么,我以为内容上的要求还有一些,就是,必须是专业的同时也是美好的,是古典的同时也必须是浪漫的,这个很虚无,本身把握就好。至于要怎么作出好的博客,须要走一步看一步,好比静态资源托管加速,文章多了以后加入搜索和分类这些都是之后要考虑的,但目前还刚刚起步,先有再好。翻译
最近看了《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很难去说清楚到底写了啥的一本书,并且也有不少东西是不懂的,可是做者明显长于深度剖析自我,因此居然能够把看起来彷佛毫无联系的东西写的浑然一体,这种苦思冥想,追本溯源的过程很是吸引人。不管是博客仍是代码,日记仍是笔记,评论仍是回答,若是都发源于良质或者道,追踪过去就是一个具体的灵魂,但仅凭这些又不足以勾勒出这个灵魂的所有。即使是以上的问题和答案,也依然有无穷的东西来填充这些文字之间的空隙,我也只能不断地提升理性和感性的能力,又或许它们原本就是一体的吧。htm
【转载请注明出处 duchengqian.com】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