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ide
1.NAT是为了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出现的,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是为了节省IP地址出现的;测试
(因此,实验中不考虑IP地址的节约问题;可是,在实际生活中,IP地址一个月一千多,因此咱们得考虑子网划分)spa
2.另:NAT的最终目的是将数据包中的私有地址转换位公有地址debug
3.华为NAT (分类与思科彻底相同)接口
静态NAT :私有地址与公有地址是 1:1 ,不节省IP地址;ip
动态NAT :私有地址与公有地址是 多:1 , 节省IP地址;路由
-普通“动态NAT”terminal
-PAT/PNAT/NAPT/端口复用it
拓扑图以下:class
端口IP配置:
路由配置:
静态NAT配置:
一、启动NAT功能
#在任意端口上启用均可以
例如:
interface gi0/0/1
nat static enable -->启动静态NAT功能
二、配置NAT转换条目(两种配置方式)
1# 能够在全局下配置
nat static global 100.1.1.3 inside 192.168.10.1
(此处使用的是第二种配置)
2# 能够在接口下配置(必须是数据包的出端口)
nat static global 100.1.1.3 inside 192.168.10.1
三、验证、测试、保存
display nat static
<运营商>terminal monitor
<运营商>terminal debugging
<运营商>debugging ip icmp
<网关>debugging nat all
验证:
在PNAT以前,先解除原先NAT
此处声明:在哪一个端口配置的NAT,就进哪一个端口解除NAT
PNAT的配置:
一、定义感兴趣的流量
acl 2000
rule 5 permit source 192.168.10.0 0.0.0.255
二、在流量的出端口配置NAT
interface gi0/0/1
nat outbound 2000 -->在该端口上发送出去,而且被 ACL 2000
匹配的流量,其中的源IP地址转换为该接口的IP地址;
三、验证、测试、保存
display nat outb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