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 概述(1)

Zookeeper 概述(1)node

前言

关系数据库的ACID

  • Atomicity原子性:      一个事务中全部操做都必须所有完成,要么所有不完成;
  • Consistency一致性:  在事务开始或结束时,数据库应该在一致状态;
  • Isolation隔离层:       事务间不影响;
  • Durability持久性:        事务一旦完成必须持久化,不能返回。

SOA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将应用程序的不一样功能单元(服务)分布在网络计算机上,并经过定义好的接口(协议)进行网络通信。数据库

CPA理论 

  • Consistency 一致性:    
         分布式数据视图必须一致
  • Availability 可用性:  
         有限时间内必返回明确响应。正常的响应结果可以明确反映请求的处理结果
  • Partition tolerance 分区容错性:
         分布式系统在遇到任何网络分区故障仍能保证对外提供知足一致性和可用性的服务,除非整个网络环境都发生故障。
CA 放弃分区容错性,增强一致性和可用性,其实就是传统的单机数据库的选择
AP 放弃强一致性,追求分区容错性和可用性,这是不少分布式系统设计时的选择,例如不少NoSQL系统就是如此
 
CP 放弃可用性,追求一致性和分区容错性,基本不会选择,网络问题会直接让整个系统不可用

定理:任何分布式系统只可同时知足二点,无法三者兼顾。服务器

BASE理论

  • Basically Available 基本可用:
           当异常时,保证主要功能不挂,或者响应稍微延时些;
  • Soft state 软状态:  
           可存在中间状态,不影响系统的总体可用性,即容许系统在不一样节点的数据副本之间的数据同步存在延时;
  • Eventually consistent  最终一致性:
           弱一致性,保证最终一致而不是实时一致

 tip: 基于上述理论,如何作好HA(高可用集群),分布式系统间的信息同步,容灾?网络

Zookeeper

       高性能分布式应用功能单元服务协调服务,分布式数据一致性解决方案。 主要用途: 统一命名服务、分布式锁、状态同步服务、集群管理、 分布式应用配置管理等。session

特性

  • 最终一致性: 不管链接在zookeeper集群中的哪一个服务器,返回的视图都是一致的;
  • 顺序性:  消息的传递保证FIFIO,且在每一台服务器上的顺序都是同样的;
  • 原子性:  更新只能所有服务都成功或者失败,没有中间状态;
  • 可靠传输: 消息被一台服务器接受,则确定能被全部服务器接受;
  • 实时性:   在必定时间内能获取服务端返回数据;
  • 慢的或者失效的客户端不干预快的客户端的请求,使得每一个客户端能有效等待。

存储结构

存储相似于文件目录格式的树型结构Znode,但存储在内存中。每一个节点下保存stat对象(节点状态信息)。socket

Stat

用于保证分布式数据的原子性操做,表示对数据节点数据内容的变动次数,强调的是变动次数所以就算数值没有发生变化,version的值也会递增。 Zookeeper的版本做用就是相似于乐观锁机制,用于实现乐观锁机制的“写入校验”。分布式

  • czxid:建立节点的事务的zxid
  • mzxid: 最后修改时的zxid
  • ctime:以距离时间原点(epoch)的毫秒数表示的znode建立时间
  • mtime:以距离时间原点(epoch)的毫秒数表示的znode最近修改时间
  • pzxid: 子节点列表最后一次被修改的事务ID, 只有子节点列表变动了才会更新pzxid,子节点内容变动不影响。
  • cversion:           znode子节点列表变动版本
  • dataVersion:     znode数据的修改版本
  • aclVersion:        znode的ACL修改版本
  • ephemeralOwner:  若znode为临时节点,则指示节点全部者的会话ID;不然为零。
  • dataLength:       znode数据长度。
  • numChildren:     znode子节点个数。

znode类型

  • 持久节点: 一般用来保存应用的持久化数据。 可用deletermr来删除。
  • 临时节点: 不容许有子节点。除了客户端主动删除该节点时消失外,客户端会话失效会自动被清除掉,所以经常使用来检测会话的有效性。
  • 有序节点:  建立时,一个会自动递增的序号会加到路径以后,
    eg:  客户端建立一个有序znode并指定路径为/tasks/task,则第一个建立的节点是/tasks/task-0000000001,该节点消亡后再建立这样的节点会产生/tasks/task-0000000002,以此类推。有序znode提供了建立具备惟一命名的znode的方式。

经常使用命令

  • create [-s] [-e] path data [acl]   
            -s或-e分别指定节点特性,顺序或临时节点,默认持久节点;acl用来进行权限控制
  • delete path [version]  
             当有子节点时不能删除
  • rmr path
            递归删除节点
  • set path data [version]
  • getAcl   / setAcl  
  • connect host:port

权限

  • CREATE(c):   建立权限,能够在在当前node下建立child node;
  • DELETE(d):   删除权限,能够删除当前的node;
  • READ(r):      读权限,能够获取当前node的数据,能够list当前node全部的child nodes;
  • WRITE(w):   写权限,能够向当前node写数据;
  • ADMIN(a):  管理权限,能够设置当前node的permission;

ACL

  • world
       
    默认方式, world:anyone  都能访问 ;
       
  • auth
       
    表明已经认证经过的用户;
  • digest
        
    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 对应为username:BASE64(SHA1(password));
  • ip
       客户机的IP地址

     
  1. 增长一个认证用户: addauth digest 用户名:密码明文
  2. 设置权限:   
    1. setAcl /path digest:用户名:密码密文:权限
    2. setAcl /path auth:用户名:密码明文:权限 <测试没发现怎么使用>

缺陷:ACL 并没有递归机制,任何一个 znode 建立后,都须要单独设置 ACL,没法继承父节点的 ACL设置。ide

SuperDigest 

修改 zkServer.sh <zkServer.cmd> 加入 super 权限后, 重启使用 super:super 进行认证:性能

-Dzookeeper.DigestAuthenticationProvider.superDigest=super:gG7s8t3oDEtIqF6DM9LlI/R+9Ss=测试

Zookeeper quota

支持节点个数( znode )和空间大小(字节数)。

  • -n : 表示设置 节点个数的限制,包括 本身自己。
             这里表示 /test 这个 path 下的 znode count 个数限制为 5 ;
  • -b : 表示设置 znode 数据的字节大小限制. 包括 本身自己。


看 zookeeper 的日志,发现有 Quota exceeded 的日志, zookeeper 的 Quota机制是比较温和的,即便超限了,只是在日志中报告一下,并不会限制 Client 的行为, Client 能够继续操做 znode 。在实际项目中, Client 能够查看 /zookeeper/quota 目录下的数据来肯定是否超出 quota 限制,由此来作一些告警

限制

ZK单个node节点默认的最大数据量上限是1M 大于1M时拋异常:Unable to read additional data from server sessionid 0x15dd29d55b00004, likely server has closed socket, closing socket connection and attempting reconnect, 可是能够修改zkServer.sh启动脚原本调整这个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