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书籍尚未看完,暂时只看了一部分的《大话数据结构》,因此对链表只是有点了解。面试
而后在LeetCode每日打卡中遇到这道题————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middle-of-the-linked-list(876 链表的中间结点)数组
相信这道题对于大佬甚至小白来讲都是很简单的一道题,可是我不会啊,因此就去看了一下题解,就发现了所谓的快慢指针,因此在此作一下笔记,但愿各位不要嘲笑。数据结构
快慢指针就是定义两根指针,其位置一快一慢,以此来制造出本身想要的差值。这个差值可让咱们找到链表上相应的节点以及一系列操做函数
对于单链表,每一个结点只有一个存储下一结点的 next 指针。当咱们在查找某个结点的时候,没法和数组同样经过下标快速定位到待查询的结点,只能从头结点开始,经过每一个结点的 next 指针,一个个结点的匹配查找。spa
这就表明了单链表循环的一个特色,它在遍历上没法后悔,遍历走过了,就是过了,没法回头。除非再用一个数据结构去记录已经遍历的结点,那就再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单链表了。因此当咱们遇到一个指针遍历链表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尝试用两个指针来遍历链表。这就引起出一种解决方案,就是快慢指针,一个指针没法完成任务,那就再引入一个指针。它经过两个指针 fast 和 slow 指针,让两个指针保持必定的间隔规律,达到咱们查找的目的。指针
1. 找出链表的中间节点
2. 判断链表是否存在环
3. 删除链表的倒数第n的节点
4. 将有序链表转换为二叉搜索树code
给定一个带有头结点 head 的非空单链表,返回链表的中间结点。对象
若是有两个中间结点,则返回第二个中间结点。blog
示例 1:排序
输入:[1,2,3,4,5]
输出:此列表中的结点 3 (序列化形式:[3,4,5])
返回的结点值为 3 。 (测评系统对该结点序列化表述是 [3,4,5])。
注意,咱们返回了一个 ListNode 类型的对象 ans,这样:
ans.val = 3, ans.next.val = 4, ans.next.next.val = 5, 以及 ans.next.next.next = NULL.示例 2:
输入:[1,2,3,4,5,6]
输出:此列表中的结点 4 (序列化形式:[4,5,6])
因为该列表有两个中间结点,值分别为 3 和 4,咱们返回第二个结点。
用快慢两个指针 slow 与 fast 一块儿遍历链表。根据两个指针之间的间隔,来达到咱们的目的,因此使slow 一次走一步,fast 一次走两步。那么当 fast 到达链表的末尾时,slow 必然位于中间。
/**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 public class ListNode { * int val; * ListNode next; * ListNode(int x) { val = x; } * } */
//链表的中间结点
class Solution {//用两个指针 slow 与 fast 一块儿遍历链表。slow 一次走一步,fast 一次走两步。那么当 fast 到达链表的末尾时,slow 必然位于中间。
public ListNode middleNode(ListNode head) {//快慢指针
ListNode fast = head;
ListNode slow = head;
while(fast != null && fast.next != null){//由于后面是fast = fast.next.next,因此若fast.next为空,则会产生异常;
fast = fast.next.next;
slow = slow.next;
//若链表为单数,则最终fast.next=null,结束循环,slow为中间结点
//若链表为双数,则最终fast=null,结束循环,slow=(len+1)/2的中间结点;
}
return slow;
}
}
此题出自LeetCode——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lian-biao-zhong-dao-shu-di-kge-jie-dian-lcof/(面试题2二、链表中倒数第K个结点)
输入一个链表,输出该链表中倒数第k个节点。为了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本题从1开始计数,即链表的尾节点是倒数第1个节点。
例如,一个链表有6个节点,从头节点开始,它们的值依次是一、二、三、四、五、6。这个链表的倒数第3个节点是值为4的节点。
示例:
给定一个链表: 1->2->3->4->5, 和 k = 2.
返回链表 4->5.
让快指针先走k步,而后两个指针同时走到头时,慢指针就是链表倒数第k个结点;
注意点:
这题中咱们须要注意,若是输入的k大于链表的结点数,须要怎样进行判断,若是k小于等于0,还有就是须要注意空指针的问题。
给定一个链表,判断链表中是否有环。
若是链表中有某个节点,能够经过连续跟踪 next 指针再次到达,则链表中存在环。 为了表示给定链表中的环,咱们使用整数 pos 来表示链表尾链接到链表中的位置(索引从 0 开始)。 若是 pos 是 -1,则在该链表中没有环。注意:pos 不做为参数进行传递,仅仅是为了标识链表的实际状况。
若是链表中存在环,则返回 true 。 不然,返回 false 。
出自: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linked-list-cycle
题目描述
示例 :
输入:head = [3,2,0,-4], pos = 1输出:true解释:链表中有一个环,其尾部链接到第二个节点。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ean hasCycle(ListNode head) { if(head == null || head.next == null){ return false; } ListNode fast = head.next;//fast和slow设置不同的值,是由于下面的循环,如果值同样,循环在初始状况下就终止了。
ListNode slow = head; while(fast != slow){ if(fast == null || fast.next == null){ return false; } fast = fast.next.next; slow = slow.next; } return true; } }
此为LeetCode题——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remove-duplicates-from-sorted-array/(2六、删除排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给定一个排序数组,你须要在 原地 删除重复出现的元素,使得每一个元素只出现一次,返回移除后数组的新长度。
不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你必须在 原地 修改输入数组 并在使用 O(1) 额外空间的条件下完成。
示例:
给定数组 nums = [1,1,2],
函数应该返回新的长度 2, 而且原数组 nums 的前两个元素被修改成 1, 2。
你不须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
能够放置两个指针slow和fost,由于是有序数组,因此当fost指针指向的值不等于slow指向的值时,那么就能够将此时fost指向的值添加到此时slow指针的位置,而且将slow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