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更改重复地名及其现实意义

原文地址:中国历代更改重复地名及其现实意义做者:鲁北王
中国历代更改重复地名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历史上有六次大规模的更改重复地名行动,分别发生在秦及西汉初年、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东晋南北朝时期、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唐天宝元年(742年)和民国年间。web

从整体上看,历代更改重复地名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加方位字、对称字以资区别,经常使用的有“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内”、“外”、“新”11个字。这种方式起源古老,秦汉及东晋南北朝时获得了普遍运用,唐、宋时期使用顿然减小,元代之后县级及其以上地名重名的更名就不大使用这种方式了。另外一种方式是以其中一个地名为参照物不动,其余重复地名改动一字或另起新名。这后一种方式起源稍晚,在加修饰字已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时候显示出它的优点,之后在历代更改重复地名中获得了普遍运用,一直沿用至今。不过,就县名用字彻底重复而改来讲,保留原名中一字与另起新名的例子,太康元年分别在33个和10个,开皇十八年分别为14个和75个,天宝元年分别为5个和42个,民国三年分别为29个和98个,可见重复县名更名时,另起新名的例子越到后来越占多数,保留原名中的一字的例子愈来愈少。这说明更改重复县名时,另起新名更具备生命力。svg

地名重名的种类,有北方与北方的重名,有南方与南方的重名,也有东部与西部的重名,但更多的是北方与南方的重名 。今就北方与南方重名的县名而言,太康元年有37组42处,更改的所有是南方县名;开皇十八年有22组28处,更改南方县名13个,更改北方县名15个,南、北更名数相差不大,说明隋朝已没有歧视南方的社会心理了;但天宝元年有17组22处,更改南方县名多达17处,而改掉北方县名仅5个,彷佛南方地名又成了牺牲品;民国三年有43组57处,更改南方县名29个、更改北方县名28个,南、北大致持平。这种更改重复县名地域分布的差别由南北悬殊、到南北不均衡、再趋向于南北大致持平的过程,也是一个南北政治地位由不平等趋向平等的过程,中间曾经有过反复。xml

历代更改重复地名的结果,应该说越到后代越有成效。太康元年43个重复县名的更改,有6个县名生存了一千七百多年以后,一直使用到今天,占14.0%;开皇十八年更改89个重复县名后,有31个县名存在一千四百年以后一直使用至今,占34.8%;天宝元年更改了的50个重复县名中,也有15个使用至今,占30.0%;民国三年一月更名的127个重复县名当中,有92个沿用至今,更占了72.4%。it

至于历代更改重复地名的内容,则包括了地名用字相同、类似、读音相同三个方面,不过历代均以更改地名用字相同为重点。开皇十八年更改重复县名中,更改地名用字彻底相同的有84个,占总数的94.4%,而更改地名用字类似、读音相同的仅有5个,仅占总数的5.6%。唐开元十三年更改的六个州名,则全属改掉文相类及声相近者。天宝元年已更改的重复县名中,更改地名用字彻底相同的有47个,占总数的94.0%,更改地名读音相同、用字相近的仅有3个,只占总数的6.0%。民国三年一月更改的重复县名100%是改掉用字彻底相同者。民国年间更改地名读音相同的仅有一例:1946年7月,在陕西省境内,因同官县与潼关县读音彻底相同,将同官县更名为铜川县(今铜川市) 。webkit

由此可知,中国历代更改重复地名以改掉地名中彻底相同的用字为重点,这方面历代政府已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自1945年之后全国已没有县级及其以上地名用字彻底相同的情形了。今天,吉林省名与该省境内的吉林市名称相同,江西的东乡县与甘肃的东乡族自治县名称虽非彻底相同,但应属重名范围 ,以历史的经验而言,均宜改。国务院1986年1月23日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第四条也规定:“全国范围内的县、市以上名称,不该重名”。gc

必须指出的是,江苏南通县于1992年改设通州市后,形成了与北京市通县的重名,由于通县县城自金代以来一直称“通州”,并且1997年通县撤县建区后,“通州市”与“通州区”已彻底重名。原本,元、明、清以来南、北两通州并存,本是不合理现象,故俗称江苏通州为“南通州”。1912年因避免重名而正式改江苏通州为南通。这是顺应历史规律之举,是一个进步。但是近年形成的南、北通州从新重名,是恢复了历史上的不合理现象,是很不该该的,对政区地名做这样的更名能够说是失败的。经验

相对来讲 ,更改地名用字相近、读音相同两个方面,历代所作工做并很少,而且也很不够,因此至今仍留下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命名

地名用字相近方面,例子很多。例现在河南省境内,同时存在着沁阳、泌阳两个县级地名,沁、泌二字仅一笔之差,极易混淆。听说在1929~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期间,冯玉祥命令部下进驻沁阳,结果该部按时到达了泌阳,以至贻误战机。河南省境内,还既有郏县、又有陕县,“郏”、“陕”二字也易混。又如山西一省以内,古县、吉县并存,“古”、“吉”仅一笔之差,两地之间又仅隔一临汾市,也容易搞错。据《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册》,相似的状况还有:di

义县(辽宁县名)~文县(甘肃县名) ,义乌(浙江县名)~义马(河南市名) ,
文安(河北县名)~六安(安徽市名) ,天水(甘肃市名)~文水(山西县名) ,
方山(山西县名)~万山(贵州特区名) ,龙川(广东县名)~龙州(广西县名) ,
永丰(江西县名)~永平(云南县名) ,永清(河北县名)~永靖(甘肃县名) ,
平原(山东县名)~平泉(河北县名) ,兴文(四川县名)~兴义(贵州县名) ,
兴山(湖北县名)~光山(河南县名) ,成安(河北县名)~武安(河北县名) ,
庆云(河北县名)~庆元(浙江县名) ,安远(江西县名)~安达(黑龙江市名 ),
安国(河北县名)~安图(吉林县名) ,汶川(四川县名)~汉川(湖北县名) ,
阳原(河北县名)~阳泉(山西市名) ,托克逊(新疆县名)~托克托(内蒙古县名) ,
盂县(山西县名)~孟县(河南县名) ,张家川(甘肃县名)~张家口(河北市名) ,
临漳(河北县名)~临潭(甘肃县名) ,洛阳(河南市名)~略阳(陕西县名) ,
南汇(上海县名)~南江(四川县名) ,宾县(黑龙江县名)~滨县(山东县名) ,
和顺(山西县名)~和硕(新疆县名) ,泰安(山东市名)~秦安(甘肃县名) ,
浦江(浙江县名)~蒲江(四川县名) ,浦城(福建县名)~蒲江(陕西县名) ,
淳化(陕西县名)~敦化(吉林市名) ,威宁(贵州县名)~咸宁(湖北市名) ,
黄陵(陕西县名)~黄陂(湖北县名) ,彬县(陕西县名)~郴县(湖南县名) ,
清江(江西县名)~靖江(江苏县名) ,新平(云南县名)~新干(江西县名) ,
镇平(河南县名)~镇坪(陕西县名) ,滕县(山东县名)~藤县(广西县名) ,
青河(新疆县名)~清河(河北县名)~精河(新疆县名) ,
清水(甘肃县名)~清河(河北县名)~清水河(内蒙古县名) 。co

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改名的暂行规定》第十条指出:“地名命名要简明确切,不用生僻字和字形、字音容易混淆的字”;第十二条又指出:“凡不符合本规定第7、8、9、十条精神的,原则上应予改名”。此处所列38组形近地名,使用了字形容易混淆的字,不符合第十条之规定,故在适当时候均宜更名。
固然,十多年来的政区变化,有五对形近地名因更名而消失,如“清江县”1988年更名樟树市后,再也不与“靖江县”形近;又如滕县、孟县分别于1988年和1996年改成滕州市和孟州市,郴县、滨县则已撤销。可是,沁阳县于1989年改成县级的沁阳市后,专名部分“沁阳”并未改变,仍与“泌阳”二字形近;兴义县、义乌县、武安县、安国县、永城县、汉川县分别于1987年、1988年、1988年、1991年、1996年、1997年改成县级市后一样如此,黄陂县1998年改成武汉市“黄陂区”后也同样,地名用字形近的状况丝毫也没有改变。这些地名的更名,既有经验可资借鉴,也有教训值得吸收。如何作好这些形近易讹地名的更名,还有待于进一步认真、细致的研究。

地名读音方面,问题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县级政区同音、同调、同省的地名有四起,即广西的融县与容县、湖北的英山县与应山县、河北的蓟县与冀县、云南的宜良县与彝良县。融县于1952年更名融安县后再也不与容县同音,应山县于1988年更名广水市后也再也不与英山县同音;蓟县于1973年划归天津直辖市后与冀县再也不同属于同一省级政区,冀县于1993年更名冀州市后也再也不与蓟县同音;唯宜良、彝良二县依然故我,现在仍并存于云南一省以内。

虽然,最近十多年来随着政区的变更,部分读音彻底相同的地名已经消失 ,但河南辉县于1988年改成辉县市,后并未避免与甘肃徽县同音。在今天,甘肃有礼县、四川有理县、湖南有澧县、河北有蠡县,礼、理、澧、蠡四字均读做lǐ。又,今贵州有息烽县、辽宁有西丰县、甘肃有西峰市, 息烽、西丰、西峰的汉语拼音均写做Xīfēng 。在《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中,读音彻底相同的地名还有:

安西县(甘肃)与安溪县(福建),均读Anxī Xiàn;
宾县(黑龙江)与彬 县(陕西),均读Bīn Xiàn;
朝阳市(辽宁)与潮阳市(广东),均读Cháoyáng Shì;
阜宁县(江苏)与富宁县(云南),均读Fùníng Xiàn;
阜平县(河北)与富平县(陕西),均读Fùpíng Xiàn;
阜阳市(安徽)与富阳市(浙江),均读Fùyáng Shì;
衡山县(湖南)与横山县(陕西),均读Héngshān Xiàn;
华 县(陕西) 与滑 县(河南), 均读Huà Xiàn;
会东县(四川)与惠东县(广东),均读Huìdōng Xiàn ;
吉安市(江西)与集安市(吉林),均读Jí’ān Shì;
临西县(河北)与林西县(内蒙古),均读Línxī Xiàn;
灵川县(广西)与陵川县(山西),均读Língchuān Xiàn ;
泸西县(云南)与泸溪县(湖南),均读Lúxī Xiàn ;
梅 县(广东)与眉 县(陕西),均读Méi Xiàn;
平山县(河北)与屏山县(四川),均读Píngshān Xiàn;
平南县(广西)与屏南县(福建),均读Píngnán Xiàn;
青河县(新疆)与清河县(河北),均读Qīnghé Xiàn;
淇 县(河南)与祁 县(山西),均读Qí Xiàn;
渠 县(四川)与衢 县(浙江),均读Qú Xiàn;
容 县(广西)与荣 县(四川),均读Róng Xiàn;
涉 县(河北)与歙 县(安徽),均读Shè Xiàn;
太和县(安徽)与泰和县(江西),均读Tàihé Xiàn;
桃源县(湖南)与桃园县(台湾),均读Táoyuán Xiàn;
天祝县(甘肃)与天柱县(贵州),均读Tiānzhù Xiàn ;
微山县(山东)与巍山县(云南),均读Wēishān Xiàn;
武义县(浙江)与武邑县(河北),均读Wǔyì Xiàn;
乡城县(四川)与襄城县(河南),均读Xiāngchéng Xiàn;
新河县(河北)与新和县(新疆),均读Xīnhé Xiàn ;
延津县(河南)与盐津县(云南),均读Yánjīn Xiàn;
盐山县(河北)与铅山县(江西),均读Yánshān Xiàn;
宜良县(云南)与彝良县(云南),均读Yíliáng Xiàn;
易 县(河北)与义 县(辽宁),均读Yì Xiàn;
元阳县(云南)与原阳县(河南),均读Yuányáng Xiàn;
越西县(四川)与岳西县(安徽),均读Yuèxī Xiàn;
郧 县(湖北)与云 县(云南),均读Yún Xiàn;
镇平县(河南)与镇坪县(陕西),均读Zhènpíng Xiàn;
镇原县(甘肃)与镇沅县(云南),均读Zhènyuán Xiàn;

读音相同但政区级别不一样的地名有:

常宁(湖南一市)与长宁(四川一县),均读Chángníng;
贵阳(贵州一市)与桂阳(湖南一县),均读Guìyáng;
淮安(江苏一市)与怀安(河北一县),均读 Huái’ān;
鸡西(黑龙江一市)与绩溪(安徽一县),均读Jīxī;
吉林( 省 名 )与 吉林( 市 名 ),均读 Jílín;
兰溪(浙江一市)与兰西(黑龙江一县),均读Lánxī;
陆丰(广东一市)与禄丰(云南一县),均读 Lùfēng ;
廉江(广东一市)与连江(福建一县),均读 Liánjiāng;
南平(福建一市)与南坪(四川一县),均读 Nánpíng;
萍乡(江西一市)与平乡(河北一县),均读 Píngxiāng;
潜江(湖北一市)与黔江(重庆一县),均读 Qiánjīang;
泉州(福建一市)与全州(广西一县),均读 Quánzhōu;
荣城(山东一市)与容城(河北一县),均读 Róngchéng;
铜仁(贵州一市)与同仁(青海一县),均读 Tóngrén;
益阳(湖南一市)与弋阳(江西一县),均读 Yìyáng;
沅江(湖南一市)与元江(云南一县),均读 Yuánjiāng;
运城(山西一市)与郓城(山东一县),均读 Yùnchéng ;
中山(广东一市)与钟山(广西一县),均读 Zhōngshān ;
保山(云南一市)与宝山(上海、双鸭山市辖区名),均读B?oshān ;
忻州(山西一市)与新洲(武汉市辖区名),均读 Xīnzhōu 。

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改名的暂行规定》第八条指出:“全国县以上名称,避免用同音汉字命名地名”;第十条指出:“地名命名要简明确切,不用生辟和字形、字音容易混淆的字”;第十二条又规定:“凡不符合本规定第7、8、9、十条精神的,原则上应予改名”。1986年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第四条则指出:“全国范围内的县、市以上名称,不该重名,并避免同音”。因而可知,此处所列39组81处地名读音彻底相同(其中青河与清河、镇平与镇坪仍是两对形近地名)和21组音同但政区级别不一样的地名,并不彻底符合《暂行规定》和《管理条例》,故在适当的时候均宜更名。对于这60组地名如何进行地名的国家标准化和国际标准化,既要考虑到历史的传统,也要顾及现状,因此从此的任务是很是艰巨的。